黑鱼性情凶猛,营底栖生活,属于肉食性鱼类,喜欢生活在水草繁茂的浅水区。黑鱼肉味鲜美、营养丰富,深受消费者喜爱,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;可去瘀生新、滋补调养、生肌、促进伤口愈合,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。我国食用乌鳢历史悠久,其早在二千年前就被《神农本草经》列为虫鱼上品。
体色呈灰黑色,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,腹部淡白,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,头侧各有2行黑色斑纹。奇鳍黑白相间的斑点,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。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鳞片,圆鳞,头顶部覆盖有不规则鳞片。侧线平直,在肛门上方有一小曲折,向下移二行鳞片,行于体侧中部,后延至尾部。
乌鳢是肉食性的鱼类,生性凶猛,食量较大。捕食对象一般随鱼体的大小而异。子稚幼鱼主要摄食轮虫、挠足类、枝角类及摇蚊幼虫等;幼鱼主要摄食水生昆虫的幼虫、小鱼小虾等;成鱼则以各种小型鱼类和虾类为捕食对象。捕食的鱼类在不同水域有很大的差别,但通常多为该水域的优势种群。例如,黑龙江中的乌鳢主要捕食鲫鱼、鲤鱼、雅罗鱼、鰟鮍、蛇鮈等;长江流域则以刺鳅、沙鳅、泥鳅、鲫鱼、鰟鮍类为主。此外乌鳢还具有自相残杀的习性。乌鳢的食量与水体温度有着紧密的关系,夏季水体温度高时乌鳢的摄食量非常大;当水温在12℃以下时便会停止摄食。
雌雄鱼的特征:在此介绍黑鱼雌雄鉴别的几个外形特征:一眼看去,雄鱼与同长的雌鱼相比,腹部较瘦,身体较狭长一些;雄鱼背鳍和尾鳍比雌鱼要宽、长一些;体色较深黑,成熟时腹部两侧多数呈暗紫红色;生殖孔白色较为狭小。
雌鱼的特征:雌鱼的生殖孔突出,为鲜红色、红色,呈圆形、椭圆形,直径0.6~1厘米,生殖孔较小则尚未成熟。成熟的雌鱼胸腹白色膨大丰满,腹部向上,圆而松软,中间凹陷,卵巢轮廓明显;胸鳍、腹鳍呈黄白色、灰白色。